答案:
DGM出的航空運輸鑒定報告(鋰電池安全報告)
鋰電池航空運輸鑒定報告
UN 38.3測試相關內容
鋰電池-UN38.3是什么?
是《聯合國關于危險品運輸的建議書試驗和標準手冊》中38.3章節關于模擬鋰電池運輸狀態條件的一系列測試的簡稱。
即要求鋰電池運輸前,要通過高度模擬、熱測試、振動、沖擊、 55℃外短路、撞擊試驗、過充電試驗、強制放電試驗,才能鋰電池運輸安全。
電池組需通過UN38.3認證,需滿足什么條件?

以下是UN38.3的檢測項目,滿足要求了就沒問題了。有不明白的可以聯系我qq。1 高度模擬 在壓力≤11.6kPa,溫度20±5℃的條件下,存放6h以上 無滲漏、無排氣、無解體、無燃燒、無爆炸、無破損,開路電壓不小于試驗前的90%,失重要求見說明 2 高低溫循環 在75±2℃和-40±2℃的條件下,進行高低溫沖擊試驗,在極限溫度中存放時間≥6h,高低溫轉換時間≤30min,沖擊10次,然后室溫(20±5℃)存放24h,試驗總時間至少一周。 無滲漏、無排氣、無解體、無燃燒、無爆炸、無破損,開路電壓不小于試驗前的90%,失重要求見說明 3 振動試驗 15min內從7Hz至200Hz完成一次往復對數掃頻正弦振動,3h內完成三維方向振動12次。 無滲漏、無排氣、無解體、無燃燒、無爆炸、無破損,開路電壓不小于試驗前的90%,失重要求見說明
4 沖擊試驗 加速度150gn、6ms或加速度50gn、11ms半正弦沖擊,每個安裝方向進行3次,總共18次。 無滲漏、無排氣、無解體、無燃燒、無爆炸、無破損,開路電壓不小于試驗前的90%,失重要求見說明 5 55℃外短路 在55±2℃、外電阻<0.1Ω條件下短路,短路時間持續到電池溫度回到55±2℃后1h,觀察6h。 6小時內,無解體、無破損、無燃燒,電池表面溫度<170℃ 6 撞擊試驗 9.1Kg重物自61±2.5cm高處落于放有15.8mm圓棒的電池上,檢測電池表面溫度,觀察6h。每次撞擊都要用新的試樣。 6小時內,無解體、無破損、無燃燒,電池表面溫度<170℃ 7 過充電試驗 在2倍的大連續充電電流和2倍的大充電電壓條件下,對電池過充24h,觀察7天。 無解體、無燃燒 8 強制放電 電池串聯12V直流電源,以大放電電流進行強制放電,觀察7天。 無解體、無燃燒
9 1.2m跌落(包裝后) 包裝好的鋰電池在20±5℃條件下,從1200mm(電池低點)跌落至18-20mm厚的硬木板上(木板鋪在水泥地面上),從X、Y、Z正負六個方向,每個方向跌落1次。 無滲漏、無解體、無燃燒、無爆炸、無破損